一、核心特点
- 干燥成膜性:涂抹后溶剂快速挥发,留下均匀、致密的固态润滑膜,膜层厚度通常较薄(几微米到几十微米),不粘腻、不流淌,能避免传统油脂的油污污染。
- 广泛环境适应性:
- 耐高低温:部分干膜润滑剂可在-200℃至300℃甚至更高温度范围内保持稳定,高温下不碳化、不滴落,低温下不脆化。
- 抗环境干扰:耐水、耐溶剂、耐化学腐蚀,且在真空、高湿度或粉尘环境中不易失效,也不易吸附灰尘。
- 低摩擦系数:固态润滑膜本身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,能有效减少摩擦副的磨损,尤其适合精密部件的长效润滑。
- 兼容性好:对金属、塑料、橡胶、陶瓷等多种基材附着力强,且不易与基材发生化学反应,不会导致部件溶胀或腐蚀。
- 洁净性高:成膜后无油污渗出,适合对洁净度要求高的场景(如电子设备、医疗仪器),避免因润滑剂污染影响产品性能。
二、主要类型(按成膜成分划分)
- 含氟类干膜润滑剂:以聚四氟乙烯(PTFE)、氟树脂等为主要润滑成分,搭配氟溶剂制成。特点是摩擦系数极低,耐高低温(-200 ℃至260℃常见)、耐化学腐蚀性极强,且不沾灰,适合精密轴承、电子触点、食品机械等场景。
- 石墨基干膜润滑剂:以石墨为核心润滑相,通常混合树脂作为粘结剂。耐高温性突出(可耐500℃以上),导电性较好,但摩擦系数略高于含氟类,适用于高温滑动部件(如链条、导轨)及需要导电润滑的场合。
- 二硫化钼基干膜润滑剂:以二硫化钼(MoS₂)为润滑成分,搭配树脂或金属氧化物粘结剂。承载能力强,耐磨损,适用于高负载、低速运动的部件(如螺栓、齿轮),但在湿度较高环境中需注意防潮(二硫化钼遇水可能氧化失效)。
- 复合基干膜润滑剂:由多种润滑成分(如PTFE与二硫化钼复合)复配而成,兼顾不同性能优势,例如同时提升耐高低温性、负载能力和抗腐蚀能力,适用于复杂工况下的设备。
三、应用场景
- 电子与精密仪器领域:手机、电脑的铰链、滑轨,打印机的传动部件,传感器的活动触点等,需避免油污污染且要求精密润滑的部位。
- 航空航天领域:航天器的活动关节、卫星部件、飞机起落架的精密连接件等,适应真空、高低温交替的极端环境。
- 医疗设备领域:手术器械的轴承、内窥镜的传动部件等,需满足高洁净度、耐消毒(如高温灭菌或化学消毒)的要求。
- 工业机械领域:高温链条、模具滑块、螺栓螺纹等,尤其适合传统油脂易被冲刷、高温分解或污染产品的场景。
四、选择与使用注意事项
- 选择要点:
- 根据工作温度范围:高温环境优先选石墨基或耐高温氟类干膜;超低温或宽温场景侧重氟类。
- 考虑负载与运动形式:高负载低速部件适合二硫化钼基;高速精密部件更适合低摩擦系数的氟类。
- 关注环境洁净度:电子、医疗等领域需选无挥发污染物、低尘的干膜;潮湿或腐蚀性环境需强调耐水、耐化学性。
- 匹配基材:部分干膜润滑剂对塑料、橡胶的兼容性需提前测试,避免粘结剂导致基材老化。
- 使用注意事项:
- 基材表面预处理:需彻底清洁待润滑表面,去除油污、锈迹、氧化层等,必要时进行喷砂或打磨,提升膜层附着力。
- 涂抹方式:可采用喷涂、刷涂或浸涂,确保均匀覆盖;注意控制膜层厚度,过厚可能导致膜层开裂或脱落。
- 固化条件:部分干膜需在特定温度(如室温或加热)下固化,需按产品说明控制固化时间和环境,确保成膜完整。
- 避免过度润滑:干膜润滑膜一旦形成,无需频繁补充,过度涂抹可能导致膜层堆积、影响部件配合精度。
- 定期检查膜层状态:若出现磨损、剥落或污染,需清除旧膜后重新涂抹,不可直接在旧膜上叠加使用。
咨询热线
189-2463-8773